大北照相馆 记录中国历史变迁

2019-01-01 15:00:42 jingjingxizi

       前门大街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内涵、浓郁的商业氛围造就了昔日的繁荣,特别是前门地区众多的老字号企业,更是在前门大街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本期开始,《新东城报》“文化旅游”版推出“今日前门老字号”系列报道,带您走进600年历史的前门大街……

  一张三、五寸见方裁切着整齐花边的老照片,主人公幸福甜美地微笑着,或立或坐,神态中能读出对生活的希望,照片右下角的留白处,“大北照相”四个艺术字点缀其间——这就是出自大北照相馆老师傅之手的照片。这些照片已成为大多数老北京人尘封在抽屉深处的记忆,虽然已经泛黄,但每每拿出来却总是感人至深,因为那里面记录了他们一生的故事。

  “能到大北照一张相,是一种时尚”

  “那时候家住南城的老百姓,攒了点钱都要到大北来照相,他们信赖我们的技术。”大北照相馆前门店经理赵增强向记者介绍了大北名噪一时的景象。

  1921年,隆福寺街鸿记照相馆学徒赵雁臣创办了大北照相馆,在大栅栏的石头胡同开张。石头胡同是当时的“八大胡同”之一,所处繁华之地,周围戏楼、茶馆林立,票友众多,赵雁臣便想出主营戏装照的主意。青衣、花旦、小生、花脸,各种扮相应有尽有。此外,大北还准备了中、西式结婚礼服,学生穿的博士服等,很多服装都是其他照相馆没有的,当时的大北照相馆有6个化妆间,还是忙不过来。

  与其他一些老字号不同,可以说90年来大北自始至终都是红红火火,没有经历过经营上的低谷,这全仰仗于师傅们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

  大北照相馆的师傅们始终秉承着这样一种信念:从踏进大北的那一刻,“美”,便散落在每一位顾客的身上。他们善于发现顾客的“美”,为他们量身拍摄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照片,不用上妆,不需刻意造作,完全掌控于摄影师的挥洒自如之间,却让这随心的感悟成为每一位顾客永恒的美丽定格。

  新中国成立后,大北照相馆转变为国营企业,迂址到繁华的前门大街。虽然“文革”期间大北的特色戏装照被禁止,但是人物肖像照、证件照仍然在“十大照相馆”中一枝独秀。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照相从奢侈消费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彩色儿童摄影、人物艺术照、全家福等都成为时下的流行。一大家子四世同堂,多的甚至达到四、五十人,挤在大北的门店里,这是大北的老职工们司空见惯的场景。节假日期间更是达到了排队叫号的程度。那个年代,举家盛装到大北照一张全家福,是一种时尚。

  “所有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都是我们照的”

  戏装、肖像、证件照虽然都是大北的传统特色,但更值得大北骄傲的是半个世纪以来为中央领导人摄影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后,大北成为国家领导人出席活动、中央机关大型团体照的指定拍摄单位,这一颇令大北人自豪的荣耀一直延续至今。从毛泽东主席到胡锦涛主席,大北存档的国家领导人底片有上千张。

  曲建平是大北照相馆副总经理,高级摄影师,北京市劳模。他1976年进入大北照相馆,30多年来,成为全国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以及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外嘉宾拍照的“第一人”。撒切尔夫人访华,连战来访、国共60年再次握手,他有幸成为这些历史时刻的见证人。

  曲经理说,因为是为国家领导人拍照,30年来让他记忆犹新的经历太多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江泽民总书记指着大北照相馆的工作人员向在场的外宾介绍说:“这是中国的NO.1,是中国第一!”这句话让曲经理感动了很多年。

  在大北照相馆花市门店,记者见到了北京市劳模、大北照相馆的技术总监罗秉臣师傅。罗师傅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机关团体照拍摄。

  大型团体照需要一种特殊的摄影器材,即转机设备。早在赵雁臣创办大北之初,他就不惜重金购买了柯达公司生产的转机摄影设备,直到今天,仍有几架与大北同龄的转机还在使用。

  现在,罗师傅仍肩负着每年全国两会为中央领导与代表、委员合影的职责。“万无一失”对一般行业来说也许苛刻,但对大北来说是必须做到的职责。罗师傅和他的同事们每次都是提前一天到达人民大会堂拍摄现场试拍,找焦距、调曝光度、选用齿轮,并将最终数值确定下来。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罗师傅他们每次要准备两至三台机器,在不同半径距离错位同时拍摄,并且要拍两遍。

  “两千多人要说一个不闭眼的都没有是不可能的,转轴转动的时候有三台相机先后差一定的角度同时拍摄,这张相机拍的眨眼了,那张不会眨,事后我们再从底片上做修补。”

  工作30年了,罗师傅说他现在给领导人拍照仍会紧张,“35米的半径内只有大北的5名工作人员,2000多双眼睛就盯着这5个人,哪儿能不紧张?”但这种紧张已不同于当年。老人都知道,工作时间越长反而越小心,这里面包含的是多年累积的谨慎与谦恭。“我这几十年能和大北一起见证国家每一次重要历史时刻,这是我的荣耀,也是大北的荣耀。”

  “大北照相馆强就强在技术”

  人们通常认为,老字号是中老年人的青睐,和年轻人的生活离得太远,不够时尚,又土又贵。大北照相馆也曾面临同样的误解。通过这次采访,记者发现,老字号所具有的魅力,如同深巷里的酒香,是众多同行小字辈不能望及的。百年来,大北照相馆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百姓提供着多元优质的服务。

  曲经理说,大北照相馆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出的片子细、鼓、润,讲究质感。“根据顾客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皮肤结构,通过姿势、造型让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让质感得到最好的表现。这些细节必须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来总结,一般的摄影师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样去照相馆拍照,到大北拍的就是不一样,恰恰因为大北照相馆这些技艺还都在。”

  再拿底片修版来说,原来的胶片冲洗采用的是药水冲印技术,大北的老技师们对药膜的掌控,不得不令人钦佩。他们可以把底片上不需要的药膜完整取下,再粘贴上取而代之的药膜,也就是我们现在电脑修片时所使用的剪切、套索工具,但其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可比电脑PS要复杂得多。取药膜就像显微镜下的外科手术,在外行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传统的胶片摄影,还有一种老技艺就是“上色”,现在掌握这种技术的老师傅已经不多了,大北照相馆的孙彦师傅就是其中一位。

  面对如今时尚影楼特别是数码相机对整个传统摄影行业的冲击,孙师傅和大北照相馆的其他老技师们一起想办法,试图通过传统的着色技术对如今的人物肖像照做一种新的尝试。

  “传统的着色工艺用的都是油画原料。我见过一张清末老照片,用的是植物浆汁染的色。现在的彩色相纸比以前的黑白相纸吃色效果差,因此全靠师傅们对色彩浓重的掌控,整个上色过程比起原来更加费时费力,就像真的在创作一幅油画。”说到这儿,孙师傅拿出了几幅她新近完成的用传统上色工艺着色的人物艺术照,记者看到,比起以前七、八十年代的上色照片,画面显得更加细腻、夸张,比传统照片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成分,比油画作品又增添了几分写实逼真。

  “虽然这种着色照片的人工成本很高,但是我相信它会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前的老话儿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能沿用至今了,如今的老字号更需要人们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只有把我们与众不同的优势展现给大家,大家才会明白老字号的魅力所在。”

  大北照相馆前门店的展室。展室并不大,只有十来平米,里面陈列着不同年代的摄影器材及后期技术工具。这些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功臣”,静静躺在陈列室里,就像大北这个走过百年的老店,静静伫立在前门大街喧闹的街角,却是另一种默默的骄傲。

  听了一段大北的故事,才明白老字号的魅力,其实是一种历经多年的传统与特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湛技艺和感情寄托。

  离开大北的时候,一对老夫妇在儿孙的簇拥下来拍婚纱照,他们已走过近百年的人生,并且还将携手走下去。大北也是如此,那些老师傅还在和年轻的徒弟们一起忙碌着,他们照下了别人的人生,印出了自己的人生,并也将如此携手走下去……